黑风洞

File:Thaipusam at Batu caves.jpg


黑風洞是個擁有一系列洞穴寺廟石灰岩山丘,位在距離馬來西亞吉隆坡北方13公里的雪蘭莪州鵝嘜縣。其名「Batu」來自於山丘旁的巴都河,此外黑風洞也是當地的村名。黑風洞為印度外著名的印度教聖地之一,祭拜室建陀,並且是馬來西亞大寶森節慶典的重鎮。


黑風洞的石灰岩約形成於四億年前,早期部分洞穴被馬來西亞原住民用作住所。1860年代,馬來西亞華人為了取得來做肥料而開鑿黑風洞。不過黑風洞真正被世人所知則是直到1878年被殖民者美籍生物學家威廉‧霍納迪紀錄才逐漸成名。
黑風洞會建造室建陀的寺廟起因為印度貿易商譚噓沙我披麗覺得黑風洞的主入口有著室建陀手持聖矛的形狀;在此之前,譚噓沙我披麗曾在吉隆坡興建了馬里安曼興都廟。1890年譚噓沙我披麗在今天被稱為神廟洞(Temple Cave)的地方建造了室建陀的神像;1892年黑風洞開始於泰米爾曆泰月(約為公曆的一月底、二月初)舉辦大寶森節。通往神廟洞的木製階梯則是在1920年建造的,之後整修成目前看到的272級階梯。



黑風洞內
黑風洞的石灰岩約形成於四億年前,早期部分洞穴被馬來西亞原住民用作住所。1860年代,馬來西亞華人為了取得來做肥料而開鑿黑風洞。不過黑風洞真正被世人所知則是直到1878年被殖民者美籍生物學家威廉‧霍納迪紀錄才逐漸成名。
黑風洞會建造室建陀的寺廟起因為印度貿易商譚噓沙我披麗覺得黑風洞的主入口有著室建陀手持聖矛的形狀;在此之前,譚噓沙我披麗曾在吉隆坡興建了馬里安曼興都廟。1890年譚噓沙我披麗在今天被稱為神廟洞(Temple Cave)的地方建造了室建陀的神像;1892年黑風洞開始於泰米爾曆泰月(約為公曆的一月底、二月初)舉辦大寶森節。通往神廟洞的木製階梯則是在1920年建造的,之後整修成目前看到的272級階梯。 


黑風洞的寺廟群位於山丘海拔100公尺以上的地方,主要包含三個主洞,以及其他20多處較小的洞穴,總計整個石灰岩面積達255公頃 ;最大的被稱作神廟洞,其有著超過100公尺高的的天花板和裝飾華麗的印度教神龕,需要攀登272級的階梯才能到達該處。另外有兩個洞穴寺廟位於山腳,分別是洞窟藝術博物館和藝術畫廊洞穴,有許多印度教的神像和彩繪;此洞穴群於2008年重新以岩洞別墅的方式重新開幕。許多神龕是在述說室建陀獲得神矛並擊敗魔鬼蘇拉巴當的故事,此也是大寶森節的由來。

羅摩衍那洞(Ramayana Cave)位於最左側,其內壁畫雕塑描述印度古代傳說中的英雄羅摩(Rama)國王的生平 在通往該洞的路上,有尊50-英尺(15-米)高的哈奴曼神像;哈奴曼是羅摩的助手,為史詩中的神猴;另外還有祭拜祂的寺廟,2001年11月該廟首次開始舉辦祝聖儀式。 

一尊位於黑風洞入口山腳、140-英尺(43-米)高的室建陀神像經過三年的興建時間,於2006年一月的大寶森節揭幕。該神像造價2千4百萬印度盧比,耗費1,550立方公尺量的混凝土,250公噸鋼筋,以及300公升的金漆,由15位印度來的雕刻家所完成;目前為世界上最高的室建陀神像,也是世界上第二高的印度教神像。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双子塔

云顶高原